這這是瑞典館,此行的第二站。我們在此需待上兩天時間,因此還登上頂樓VIP專屬的PUB區,在晚上看世博園
歐洲區、以及遠方大橋的夜景。瑞典館強調環保與城市生活改善,而北歐擅長的工藝設計、琉璃品、天花板燈飾
也是觀賞焦點。北歐的瑞典館很有赤子之心,還可以溜滑梯與盪鞦韆,很有童趣。
在夜晚時拍下的瑞典館外觀,館前的那一個“達拉木馬”是瑞典的象徵,作為本篇的首張作品,瑞典館真的是越
夜越美麗。瑞典館在5月份還引進華夏地理雜誌,更添增其文化與旅遊價值,對瑞典的印象很好。
同樣在主建物館前,這是白天拍的,達拉木馬是瑞典的象徵,大家看到的,是達拉木馬最標準顏色的紅底、藍、
白黃等 4種顏色相間,門外很多人歐、美、中國等遊客坐上去拍照哩,牠超受歡迎的。
不同於特洛伊的木馬屠城故事,達拉木馬的起源是溫馨的。
在西元17世紀前後,原始森林密布的瑞典中部達拉娜地區,居民多以伐木為生。工人一旦進入原始森林,常常是
半個月,最多甚至要待半年時間。伐木工人思念孩子,就地取材以木頭刻些小玩具,回家時送給孩子。伐木工人
砍伐的原木運回城裡就是靠馬,還有像是遠行、馱貨、農活等,瑞典幾乎家家養馬。所以,木馬形象就成為伐木
者雕刻送給孩子的最佳禮物。
整個瑞典館的外觀像是紙板的環保材質,而且與主建物之間用鏤空的設計,外觀顏色與造型並不突出,而我們去
時的5月份展館只開放到2樓部份,再上去是贊助商要開會的會議室空間。瑞典館一樓的中空區,常見穿歐洲古時
服飾的人爬著繩索。上面這張是由場館內特殊通道取景往外看的照片。
這是我們一行人最初兩天到上海世博園的目的,「Ericsson Business INNOVATION FORUM 2010」,
Ericsson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品牌廠商,兩岸的翻譯不同,台灣叫易利信、大陸叫愛立信。
我不熟悉北歐風格,我朋友Daniel常去歐洲,不過那天他的話不多,呵。我覺得一樓天花板上的剪紙般裝飾與燈
光造型,真是超棒的;這是贊助商的名單,一個國家展館真的要花不少錢,密密麻麻的都是廠商名字。
以下則是展場內可以看見的的另一種剪紙般的藝術裝飾。
瑞典有皇族王室的,這是瑞典的公主!因為現在各個君主立憲國家的國王、女王都挺長壽的,所以現在歐洲的公
主,通常比童話故事描述更成熟一點…XD。
此次上海世博主打的Better City,Better Life,屬於先進國家的瑞典館,也主打環保概念。牆上有很多兩面觀看
不同角度可以見到不同景象的照片(知道這種牆面設計的人,可以跟我講這種藝術的專有名詞嗎?)
由這邊看是,是在講“骯髒的港口”
順著展場往前走,轉過去一看,骯髒的港口就轉變為“時尚之城”了。
改善環境並提升人與自然的互動,這不僅僅是瑞典持續在作的,全球包含中國,都為了環保減碳、人口往城市集
中的趨勢所要作的努力。
大型公共車輛過去都是燃料動力,未來會朝向混合動力、氫動力設計,垃圾車與公交車/客司車。
瑞典館一樓的展區很寬大,不過人潮一多,一眼望走都是人潮。
身著紅色休閒西裝的高挑人,是瑞典館的工作人員喔,隨時會作肢體上的表演,看你有沒有眼福看到嘍。
這一個藍色的喇叭是什麼阿?這是從2樓滑到1樓的溜滑梯,很淘氣的展館設計,有一定開放時間,我記得是11
點到下午15點之間才可以溜。詳細時間規定,要看展館當時的規定;人潮若太多,或許會管制。
看了溜滑梯區域後,這是盪鞦韆區…只能說瑞典館、童心好重啊,來這裡還挺能緩和情緒的。儘管我們下午要展
開密集的工作行程了。
北歐的工藝設計簡潔“遠近馳名”(這個用語,很大陸!),館內好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不再是冷冰冰的四方
體,這是各式家庭劇院的Speaker 喇叭/揚聲器,很酷吧,人臉造型的大型喇叭。
環保與節能的演變下,太陽能源會是未來城市的能源之一,多彩的電線與燈具。
論壇與工作結束後,已經是晚上近8點,晚上我們要登5月份,VIP才能上去的頂樓夜景區,這邊設立一個小型
PUB吧檯,點了一杯調酒,在此欣賞浦東世博園的夜空,以及浦東大橋景緻。
瑞典館頂樓有一點可怕的鏤空設計。頂樓腳下很多樓地板採用透明材質的設計,可直接看到1樓的排隊人潮。好
好玩哩、但也挺可怕的,哈。雖然喝了一點酒,但是走動時,還是只敢踩在建材的支架上。
遠看愛沙尼亞館
原本誤以為是冰島館,但好友小梅子說,這是丹麥館,這裡有館方提供的單車,還是可以見到很多人參訪。
而在這張照片丹麥館後面的那一個大碗公,則是芬蘭館。芬蘭館我們在晚上閉館前也殺進去過哩,留待後幾篇來
作介紹。
由瑞典館樓頂看歐洲的歐洲C片區。
回到了一樓的前台,這裡也陳列了很多瑞典的琉璃品,也要記得看喔,很漂亮。這裡是有販售的,以下就是前台
的空間。
造船在北歐是很重要的,就……北歐許多國家的遠祖以前的“職業”是 Pirate 海盜。瑞典還有一個海盜黨,支
持網路下載合法化、抵制版權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