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最愛上課的科目就是「地理」、課本在介紹新疆時,特別講到邊疆的人文生活時,那時候我心中一個念頭
就是要認識一位在新彊、鼻子高聳的維吾爾族女生,因為他們跟漢族、其他少數民族也長的完全不同。走過了
愚園路的街角,看到8、9位路人在排隊買小吃,是新疆羊肉串與羊肉餅與另一種烙餅,負責包裝與招呼客人
的就是兩位年輕維吾爾族人,講著標準的普通話,還不時以誇張的肢體動作,逗年長的老奶奶,或是拉高分貝
推銷自己的羊肉串,吸引著路人、老主顧過來購買。
留了一撮鬍子,外表看起成熟許多,不過當他在寧靜的街口…高喊著“新疆羊肉串~”時,周圍凝結的空氣,
有一種後突然釋放的歡樂氣氛。
我從靜安寺走過來,這邊的3樓、2樓的老式公寓,就是老上海了吧。我喜歡看起來older的建築,彷彿有很多
的故事在裡面,有一個稚齡的小孩正玩著布偶、與一個語調活潑的長者坐在窗台向下望…。
這個街口人來人往的上海人,回到老上海的家裡,跟家人分享著今天在外面碰到的有趣、令人吃驚事情。
順著烏魯本齊北路,在愚園支路的街口,我也要分享我碰到的食物與有趣的人。
這個羊肉餅,其實羊肉不多,大部份是餅,不過份量是夠大的,咬起來有一點費功夫,餅皮有一點硬。
麵皮本身不油,但是在咬到其中的一、兩片羊肉時,感覺到肉香並帶點油膩口感。
陳列在外賣的窗口,這是另一種大餅,我沒有買,因為份量或許太大了。每個餅皮上的烙印很美觀,來這邊帶走
羊肉餅與羊肉串的人佔多數。像是年輕人常是情侶騎著摩托車前來,叫了兩份羊肉串,在現場就「解決了」,或
許再外帶著兩份羊肉餅。也有老奶奶包了羊肉餅回家,來這邊的顧客年齡層挺廣的。
羊肉餅的餅皮有嚼勁,所以拿在手上拍照片時,還不易鬆垮下來。
這種烙餅也有人外帶,不過年齡多是偏高的。烤得金黃色的,很好看。
這個轉角是外賣區,現烤的羊肉串,一串好像是2~3元人民幣,我有一點忘了。而羊肉餅較費時,一份好像是
5元,最大的烙餅我沒問了,今天並不想犯職業病,就輕鬆一點。
外觀油油亮亮的羊肉串因為價位便宜,也含了約20%的肥肉,油質感稍重,加上孜然粉,感覺還不錯, 買了
兩串試試,口感沒有我過去在深圳、東莞吃的要好,不過價位便宜,也不會太計較;這是我今天下午的點心,
要等到明、後天才有台灣來的朋友跟我會合哩,今天獨享了。
因為是下午約15~16點的時間,外賣區生意比內用餐廳區還要更好,老闆挺有生意頭腦的,幾乎不浪費能夠
賺錢的時間。看到旁邊的餐廳的燈是暗的,本店正在休息中,外賣區生意興隆。這裡的維吾爾族年輕人叫賣聲與
交給客戶羊肉餅的誇張動作,總能引著圍觀的客人開心。當然沒有像大陸魷魚哥-dancer那麼勁爆,不然要吃到
,可能要費點時間了。
走回烏魯木齊路,行道樹並不特別茂密,還好,這樣比較清爽;就一路邊走邊吃著逛著老市區。並準備往下一站
「田子坊」探訪了。(由於上海的計程車不貴,所以搭乘前往田子坊會更快)
下一站去田子坊逛逛,待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