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北新幹線到八戶駅得換列車,在此品嘗鐵路便當“八戸小唄寿司”,是
結合當地漁產與地方民謠小調樂器「津軽三味線」兩大特色的便當,酸
醋飯與醃漬魚肉,兩三下就被我們以附贈的塑料撥子食器分食光了。
外裝紙盒及盒內鮭魚與鯖魚造型,一如三味線樂器的音箱;而那個白色
切開壽司米的食器就像三味線的撥弦工具,取名八戸小唄十分貼切。
東北新幹線抵達八戶要轉車,等到2010年時新幹線就會直抵青森。在八
戶下車後確定一下要轉往青森方向月台後,在站內購買八戸小唄壽司駅
弁,要價¥1100元,剛好站內有一暖氣空調的等候室,在此大快朵頤。
(隔著站內等候室的玻璃窗, 往下看月台,中間停靠的就是新幹線)
打開了便當,有整片的鯖魚、紅鮭魚魚肉與下面的壽司米飯,作法有如
關西的押壽司、附加生薑與調味包以及筷子、塑膠撥子、溼紙巾等。將
調味包與生薑末加上去,就要開動了。
由照片顯示情報,由吉田屋製造的,官方網址:吉田株式會社
拿著形似三味線撥弦的「撥子」的塑膠工具,可以把魚肉跟下面的醋飯
切成一塊一塊的;例如把左邊的鯖魚與中間的紅鮭魚切分開來。
個人覺得鯖魚肉的口感比較好,鮭魚肉原本就比較軟一點。如果你愛吃
些酸味飯與魚肉的人,這一個八戶小唄寿司駅弁(便當)很清新爽口。
不過,一個壽司便當無法滿足兩個人,所以我們在2樓麵館裡又點了喬麥
麵,平均單價在350~550日幣,順便喝個熱湯,驅驅寒氣。
【中場休息…喝一口水】
吃完了便當,就到八戶站外逛逛,一下了手扶梯,就是一個美人魚造景
。反映投射燈的照射,人魚雕像在冷冽的空氣中帶來一點美麗的溫暖。
(八戶駅手扶梯的透明玻璃,很具現代感)
大約是晚上19:40左右,但是八戶車站已沒有什麼人進出,只有在站
前有些車輛經過。八戶以各類的海產與美食聞名,以美人魚造景來烘托
市容,也多了一份夜裡的浪漫。
為了轉車時間,只在車站旁的八戶魚河岸食堂走走拍照,不過據了解,
市區裡魚市場各類海鮮料理才是八戶的旅遊重心;此次趕路換車,只能
稍作停留,所以只好等待下次到八戶市時,再來拜訪了。
(晚上19:50的深夜時,食堂多已打烊,只留下燈光)
【八戶駅室外也逛完了,再來探索“八戸小唄”的音樂發展吧!】
回到八戸小唄寿司由來的話題,要介紹一下在地民謠八戸小唄(即小調
)的由來與使用撥子的三味線琴的發展。
據市政資料表示,是昭和 4年各地推動市治理制度時,由喜愛樂曲的市
長神田重雄所倡導。作詞者是當時的市政俱樂部的新聞記者、以及法師
浜桜白氏;作曲的是現在東松島市的民謡研究家後藤桃水氏。
小調是在昭和6年(西元1931年)製作的,到了昭和7年春天正式傳唱
。後來透過廣播,才在全國各地播送出來。
到了昭和29年(1954年),更換過歌詞與樂譜的八戶小調發行了唱片,
大受歡迎,後來也轉換成不同的民謠曲調形式。
接下來就以影片介紹八戸小唄曲風,融合現代元素的三味線曲代表人物
吉田兄弟,以及由三味線琴轉變為敲打擊樂的另一股新風潮。
八戸小唄@オルテンシア
八戸小唄聽起來是很舒服、具地方特色的小曲,由女性的嗓音詮釋起來
,更令人放鬆…
演奏小調的三味線曲風,到了近年,以吉田兄弟編寫新版津輕三味線曲
最為市場所熟知。演奏時手中拿的撥子,就是用來敲撥琴線的工具,跟
八戶小調便當的食器長的一模一樣。
(撥打三味線樂器琴線的撥子,造型被八戸小唄壽司的食器所模仿)
日本潮 吉田兄弟YOSHIDA BROTHERS 新三味線
融合了傳統三味線,卻加上搖滾、爵士、拉丁及藍調後現代元素,吉田
兄弟有如電吉他般刷弦技特殊技巧,以馳騁熱血的曲風與叫吼聲,將三
味線帶上了時代的龐克潮流,並風靡了全世界。再收錄另一首他們讓人
耳目一新的三味線代表作「Rising」。
吉田兄弟 rising
除了三味線琴之外,還有利用撥子敲打鐵圓鍬的新的表演型式出現,因
為隨性的演出、亦簡單易懂,受到一般民眾的好評;由弦樂轉化為敲打
擊樂表演了,十分能鼓動人心。
スコップ三味線教室2(舘岡屏風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