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浦天主堂的絢麗光影、讓我連作呼吸都覺得靜穆…想要體驗,下午來
就對了;這光影潾潾的宗教照片,是不開閃光燈、並央求天主堂人員許
久才拍下的…因為家中也有信仰基督教的人,所以他們勉強答應。
大浦天主堂是長崎市南山手町5-3的一個天主教教堂。亦是日本國寶中唯
一的一個西洋風格建築,想見絢麗色彩嘛?強烈建議你下午來參訪。
大浦天主堂1864年(元治元年)建立的最古老的哥德式建築
入場費:300日圓
開放時間:每日上午8點、至下午18點;無休
大浦天主堂與兩件歷史事作連結。一個與大浦天主堂正式全名為「日本
二十六聖殉教者天主堂」有關,是向 1597年豐臣秀吉禁教處死而殉教
的日本 26傳教士們致敬而興建此堂;大浦天主堂正面向長崎這 26位信
徒殉教地的“西坂之丘”興建。
第二個是1865年(慶應元年)發現在日本有基督徒,而由法國贈送致
賀禮--日本聖母像。堂內安置著隱藏天主教而與法國浦吉 puchijan神
父結緣的聖母瑪莉亞像。
大浦天主堂建於 1864年,是日本最古老的基督教堂,也是唯一被指定為
日本國寶的西式建築。建築當初雖然是三塔三廊式構造,正面中央牆面屬
巴洛克風,外壁牆採日本式的混合格調。1879年 (明治 12年)重建,把外
壁做為磚構造,左右各一間拓寬正面寬度,深度也為當初設定的 2倍,並
改為五廊式建築樣式。
走上階梯,途中會經過浦吉神父發現聖瑪利亞像的廣場,有如一座植物
紀念園。
百年紀念碑浮雕訴說,神父發現了主廳堂裡的「瑪利亞像」,跪地聆聽
的著日本和服的當地人。
天主堂入口的美麗瑪利亞聖像,是紀念信徒發現日本有基督教信徒的歷
史奇蹟,而由法國贈送大浦天主堂的瑪利亞像。
浦吉puchijan神父在1865年(慶應元年)6月2日天主堂門前盛大舉行日
本信徒發現的紀念典禮,並由神父命名「日本之聖母」的美名。
走進堂內,才感受到令人驚歎但是卻也令人覺得詳和的風貌
坐在教堂的長椅,耳裡傳來輕柔日本女性語調在講道,頓時遠離了商店
街塵囂。許多人跟我一樣,放慢腳步、坐下來感受心裡的平靜。
在晴朗的午後,陽光灑下來,把彩繪玻璃上的七彩印在平和的音調中,
很奇妙而且是說不出來的感受,這一道絢麗光影與正中的神像,好像就
如同你進入電影院一般,只想專注看著眼前光景,身旁的事物好像都可
以忽略。
但這又不像暝想;昏暗空間裡,眼前浮現真實的色光與聲音。
色光還隨著窗外的風息而在牆上擺動,隨時間而拉升位置。
除了在出島商館跡曾見過大浦天主堂的彩照明信片之外,很少見到此公
開的寧靜畫面。如果你仔細觀察,教堂的光影“壁畫”還是對稱的彩繪
玻璃所呈現。
走出主廳堂,天主堂的的各建物結構很簡單。
(神父創辦的舊羅典神學校的一隅)
位於大浦天主堂與“舊羅典神學校”之間的走廊,前方的平房式建築是
“舊大司教館”。
從大浦天主堂跳眺大浦教會的綠色屋頂與紅牆。
在楓葉之後的是“舊大司教館”
天主堂主體外的外牆。
後記:
大浦天主堂正後方迴廊,可直通哥拉巴公園(グラバー園)第一號入口
處;刻意到入口處勘查, 還喜孜孜想為下一段夕陽與夜景作準備,但才
發現不對,公園告示牌寫明了:「此季節只開放到晚上的 18:00!」
而且還須購門票,跟旅遊書講的無料入園不同!
花錢事小,但18:00 時太陽還未下山,就得被趕出來了;夜景行程規
劃整個被打亂,再度面臨抉擇與考驗…或許是大浦天主堂奇景帶來的靈
感與好運,下篇分享我的新發現、如願欣賞長崎港夜景的免費的私家行
程。
(大浦教會)
(這是在天主堂旁的大浦教會)
哥拉巴公園GLOVER Garden(グラバー園)第一號入口的告示牌,
寫明今年營業時間。今年 4月23日到 5月6日間,以及 7月19到10月9日
,開放到晚間 21點,其他季節在18:00就打烊了。
且每年開放時間隨園方修訂,所以出發前建議先查明園方資訊如下:
(讓人一時晴天霹靂告示牌,但也激勵出另一個私家行程)